本篇文章4072字,读完约10分钟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兰亭论坛”,与大家就新时期的中美关系交换意见。
几天后,胡锦涛总统将应奥巴马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的准备工作现在已经进入倒计时。刚刚开始的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胡主席访美是今年中国外交的第一项工作。
此时,熟悉中美关系历史的朋友们一定会认为今年是著名的“乒乓外交”40周年。他们肯定会想起1979年,那也是新年伊始的一月。中美建交不到一个月,就在中国决定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之际,邓小平对美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我们都记得,1997年,江泽民总统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将良好的中美关系带入了21世纪。众所周知,这将是胡锦涛总统作为中国国家元首第二次访问美国。因此,大家自然都很关心这次访问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前不久,杨洁篪外长在新年第二天专程赴美,就中美关系,特别是胡主席访美交换意见。奥巴马总统在白宫会见外交部长杨时表示,胡主席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时对美国的访问是非常及时和有意义的。他期待着这次访问。我和两国外交部的同事都有同样的期望。胡主席访美将揭开中美合作共赢的新篇章,给两国人民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美两国乃至国际社会仍然存在一些疑虑: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访华时,中美两国重申致力于在21世纪建立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承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两国关系中的“坏消息”似乎引起了更多的关注。面对跌宕起伏,中美关系的航船能否继续朝着合作的方向前进,朝着更广阔的前景前进?
我认为我们的答案应该是肯定和明确的。中国和美国别无选择,只能合作。加强合作将为中国、美国和世界带来双赢的结果。促进合作应该是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主题。这是因为:
首先,中美合作的历史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回顾中美建交30多年的历程,不难看出:
中美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两国关系的基调更加积极。在政治上,两国不再对立,而是积极寻求战略合作。在经济和贸易方面,两国不再老死,也不再互相交流。双方都已成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军事上,两国不再是战场上的对手。两军在许多领域进行了务实的交流。盖茨部长最近对中国的成功访问促进了军事关系的发展。
中美两国越来越愿意超越分歧,相互学习。双方在政治、经济、贸易、农业、科技等广泛领域签署了数十项合作协议。两国每年都派出数百个不同级别的官方代表团互相访问。两国每年互派约10万名外国学生,双向交流更加明显。美国计划在四年内派遣10万名学生到中国学习,这一计划一直在稳步推进。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中国还将派遣1万名公费学生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中美交流合作渠道不断拓宽。双方建立了60多个合作机制,涵盖政府部门、立法机构、高层政党等。中美之间的地方和民间交流正在蓬勃发展,并日益成为促进双边关系的新力量。双方形成了36对友好省州和161对友好城市。到对方国家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每年有超过300万的游客来中国和美国旅游。
第二,中美合作的真正步伐是不可阻挡的。
奥巴马总统上台后,中美关系自冷战以来首次打破恶性循环,迅速实现平稳过渡。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元首已经会晤了七次。两国政府首脑和立法机构也成功地进行了互访或会晤。两国高层交往的密度、广度和深度都创下了新记录。
在原中美战略对话和战略经济对话的基础上,双方建立了更高层次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并成功举行了两轮对话。在两国元首特别代表的主持下,双方4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聚在一起,深入讨论了与双边关系、地区和全球事务有关的广泛问题。这在中美关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上也是极其罕见的。两国的经贸合作大大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预计2010年贸易额将超过3800亿美元,并将稳步向4000亿美元靠拢。双边在其他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保持了持续推进和扩大的积极势头。
第三,中美合作与亚太振兴之路相辅相成。
众所周知,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上发生了两件相互关联的事情: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美关系正常化。此后30多年,整个亚太地区保持了总体稳定和快速发展。
在中美和亚太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本地区一些长期存在的热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一些问题得到缓解,为各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促进合作提供了有利环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正日益成为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市场和东亚、东北亚、南亚等主要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与亚太国家的年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
中美双方就反恐、防扩散、打击跨国犯罪、减灾防灾等许多地区问题进行了磋商和交流,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美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推动了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双方支持亚太地区努力构建开放、包容、互利的区域框架。他们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区域机制活动,为推动亚太地区整体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美互动与亚太地区持续稳定繁荣形成良性循环。目前,亚太地区正处于稳定增长的重要时期。该地区所有国家都希望与中国和美国合作。他们还希望中美两国加强合作,分享中美合作带来的发展红利。
第四,中美合作和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前景是令人期待的。
中美都是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两国在应对地区热点冲突、反对恐怖主义、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和应对重大全球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磋商和协调,承担了重要的共同责任。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美同舟共济,为推动亚太地区和世界走出危机阴影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中美两国的积极协调,哥本哈根和坎昆气候变化会议相继成功举行。中美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实现半岛无核化方面有着共同的要求。两国和有关各方继续深入沟通,朝着缓和局势、推动和谈的方向发展,对局势早日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地球村越来越小,国家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深,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没有有效的国际合作,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无止境的全球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各种全球性问题不断进入两国合作的视野。我们从来不同意“中美联合治理”的想法,但中美合作确实对促进世界上许多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中美携手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在过去30多年里,中美关系从未一帆风顺。相反,他们经历了曲折,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障碍。有些问题存在已久,非常重要。其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它涉及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以及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如果台湾问题处理得好,中美关系就能顺利发展,否则就会受到干扰和挫折。在过去的30年里,这已经被反复证明了。与此同时,两国不仅存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和发展阶段造成的结构性矛盾,还存在由对地方利益的不同需求和沟通协调不足造成的具体差异。所有这些都需要妥善处理,以确保双边关系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由于这些问题和分歧,两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更加重要。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保持和扩大双边关系的积极方面,控制和减少消极因素,使双边关系的主流始终符合两国长远利益的需要。这是“利益与利益相结合”的未来,否则,只会滑向“战无不胜”的结局。
因此,中美双方都需要牢记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经验,摒弃过时的观念。结合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需要,有几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其中一个考虑是平等和尊重决定了互动的高度。从一开始,在中美交流中就不存在谁问谁、谁依附谁的问题。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是两国关系稳定和长远发展的基础。
第二,互信决定互利共赢的深度。不合理的怀疑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对双方的合作非常有害。中美利益交融的格局继续深化。中国的发展不仅不会威胁和损害美国的利益,还会给美国及其人民带来更多各方面的机会。同样,一个繁荣合作的美国也有利于中国的发展。我同意财政部长盖特纳两天前在我的母校所说的,中国和美国“彼此的成功对彼此都非常重要”
第三,平凡的心态决定了对差异的宽容。像任何其他双边关系一样,中美之间有交流就有分歧。即使在合作领域,也有十根不同长度的手指。当中美关系进展顺利时,我们应该着眼长远,充分估计困难。当关系不顺利的时候,我们应该着眼于大局,不要让一个事件干扰到整体的合作。
只要我们理解这些原则并付诸实践,我们就能把握中美关系的大局和主流,有更大的信心和毅力来推动两国合作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女士们先生们,
胡锦涛总统的美国之行将为中美合作打开又一个重要机遇。中美双方都非常重视建立新的关系时代。通过这次访问,双方有望在经贸、能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科技等广泛领域开展一系列新的合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访问,双方应引导双边关系进入贯穿合作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这要求我们:
——坚定不移地坚持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把握中美关系的大方向。我们将认真落实、坚持和发展两国领导人就建立中美全面积极合作关系达成的重要共识,使两国关系曲线更加平稳。
——更加积极地规划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积累。我们将保持和加强各层次的高层交往和接触,充分发挥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的主导作用,协调制定共同议程,为中美合作继续迈上新台阶创造条件。
——更加坚定不移地增进战略互信。积极加强战略层面的沟通,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积极引导两国人民不断增进了解,巩固两国友谊的社会基础。
——更加创造性地探索有利于中美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新途径。我们将牢牢把握新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新机遇,积极探索双边和多边合作领域,努力拓展利益交汇点。
中国人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美国人总是认为“是的,我们能做到。”那么,让我们加强合作,争取双赢的结果。
我相信,在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胡主席访美一定会取得成功,必将推动中美合作进一步发展,使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受益更加广泛和持久。
谢谢大家!
标题: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