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0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广州3月29日电:黄骅港72烈士纪念活动拉开了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序幕 新华社记者郑
一百年前,“三·二九”广州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先驱。2011年3月29日,海峡两岸各界人士、辛亥革命后人等来到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寝,为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的精神纽带而默哀。
3月29日清晨,烈士陵园的音乐和娱乐活动暂停。黄花岗72名烈士100周年纪念仪式上,CPPCC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领导,广东省和广州市统战部领导,中共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代表和72名烈士的后代,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共100多人出席。在庄严的气氛中,他们在帷幕前鞠躬,为烈士们敬献花圈,并观看陵墓。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黄兴率领120多个敢死队发起了第10次联盟武装起义——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其中72人的遗体被埋葬在广州东郊的红花港,后来改名为黄花港。这次起义也被称为“黄骅港起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主席黄龙云在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说:“我们怀念3月29日革命的烈士,即继承他们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肩负着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神圣责任。我们缅怀“三·二九”革命烈士,是为了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遗志,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后来,台湾新党主席于木明和10多人来到了墓前。他们向烈士们赠送了一个名为“蓝血黄花”的牌匾和花圈。他们同时进贡和鞠躬三次。新一届党委顾问李胜峰在闽南演唱并朗读了《黄骅港七十二烈士牺牲》的一部分。此外,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吴伯雄敬献的花圈也并排放在墓前。
于木明在墓前题写了“诚信”。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党的贡品代表团今天前来贡品,不仅是为了传达贡品的含义,也是为了用我们这一代人的力量把1911年革命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
他说,团结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力量和少数民族力量的结合将产生强大的力量。例如,今天的大陆和台湾,假设我们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的共同目标而团结起来,我们的力量将是极其强大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牢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一个世界”的主张,以造福中华民族,甚至全世界人民。这是纪念黄骅港72位烈士的现实意义。
尽管他们每年都参加类似的纪念活动,但百年纪念的意义仍然让1911年革命的后代兴奋不已。黄兴先生的孙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至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黄伟民告诉记者,他的心情难以言表。“这里埋葬着他祖父和父亲的战友,他们在100年前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献出了生命。这个地方有讨论两岸统一的历史基础。”
陈少白的孙女潘庆超在墓前告诉记者:“我此刻所想的是纪念烈士,继承遗产,再接再厉,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
同一天,广州市同盟会幸存者协会的40多名成员带来了1000朵菊花,并当场分发给群众。他们和群众一起,把白菊花和黄菊花放进花泥做成的花圈里。广州市同盟会幸存者协会秘书长、广州起义烈士郭继梅的侄女郭表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悼念活动中来,让更多的人关注辛亥革命的历史。
有些人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敬意。黄浦军校五年级学生的后代谭培荣一大早就来到了黄骅港72烈士陵园。这位75岁的老人,手里拿着他小时候唱的黄花岗纪念歌曲,一边看着手写的音乐,一边在墓地前唱歌,吸引了一些人来听。
来自江西的饶佩珍被现场的气氛所感动,忍不住大哭起来。她告诉记者,革命烈士的牺牲精神感动了人们。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教育下一代,发扬烈士精神。
标题:黄骅港72烈士庆典拉开了纪念中国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序幕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