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1字,读完约4分钟
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集中召开了上半年几个行业情况的讨论分析会,安排了下半年的工作。国家商报记者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并介绍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记者发现,钢铁、有色金属、机器人(报价300024,咨询)、信息通信、生物医学、软件和大数据的“十三五”规划已经进入准备阶段。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这一制造大国的顶级设计也将进入实施阶段。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在《人民日报》上指出,在“三相叠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深层次矛盾凸显,行业和地区差异明显,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然而,机器人和无人机等新兴产业正逆潮流而动。“十三五”期间,如何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无疑将是正在编制的规划的主要内容。
钢铁行业的环境可能会更加严峻
苗伟的“生产经营困难”在传统制造业尤为明显。以钢铁行业为例,产能过剩的现状并没有明显改变。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的同时,它们也面临着提高环境标准和经营困难的压力。
从长远来看,钢铁需求下降是必然趋势。前国家冶金局局长赵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中国的钢铁消费强度正在持续下降,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钢铁消费量平均每年减少12公斤。如果把经济“新常态”下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和投资构成考虑在内,“十三五”末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钢材消费量将下降到20~30公斤;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在“十三五”期间每年增长3.6万亿,那么每年增加720-900万吨钢就足够了。
"预计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结束时,钢铁产量将下降到7亿吨左右."赵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最严重、企业最困难的时期,也是转型升级压力最大的时期;过去的三年只是“冬天”,未来将进入“寒冷的冬天”。
至于如何突破,所有部委和行业都在寻找对策。《国家商报》还指出,《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钢铁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有色金属工业十三五规划》正在编制中。
赵建议,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各级政府要积极帮助企业化解产能,帮助企业营造绿色生产、联合重组和走出去的环境,处理好产能削减与结构调整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执法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军在接受《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在“十三五”期间,推动钢铁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显性的、市场化的要素价格。在中国,有一个问题是政府主导着土地、资本和其他因素的市场。“如果要素市场的价格能够通过市场出现,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可以充分考虑收益和风险,甚至可以通过维持产能过剩来提高竞争力。
加快智能设备产业发展
与传统产业相比,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无人机而言,根据深圳海关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深圳出口了16万架无人机,价值7.5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69倍和55倍。
机器人产业也备受关注,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3年,机器人在中国的销售规模达到3.65万台,同比增长41%,占全球销售额的20.5%;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55%。
与此同时,政府还在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中进行部署。
7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全国制造业电力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马凯在全国制造业电力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必须抓住基础,坚持创新驱动,努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大力提高主要设备的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围绕核心,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一批智能设备和产品;突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积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
以机器人产业为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下半年制定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最近透露,该计划将于今年11月底发布。此外,我们将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R&D、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和标准体系建设。
何军认为,通过政府鼓励或补贴支持和引导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各国的普遍做法。“但中国对新兴产业的一些补贴并没有真正用于研发,导致新兴产业核心高端技术突破能力不足。”因此,他建议“十三五”要下大力气完善产业政策,切实对R&D环节和尖端技术实施扶持措施。"
标题:多行业加紧编制“十三五”规划 钢产量或降至7亿吨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