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7字,读完约4分钟
贵州作为我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近年来通过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生态移民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石漠化。然而,记者近日了解到,由于石漠化山区生态与贫困的矛盾交织,地方政府部门仍然面临着投入不足、政策不协调、治理效果难以巩固等问题。基层干部建议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制定精确的政策。
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上游,是我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78个县被列入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这些县大多分布在乌蒙山、雾灵山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云南、贵州、广西的石漠化地区。贫困和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
有效控制石漠化,恢复自然生态。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生态移民搬迁、多形式山地农业等项目,石漠化山区生态逐年改善。
据贵州省发展、改革和林业部门统计,2005年至2014年,贵州石漠化面积减少约450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34%,改变了过去石漠化以每年2%-3%的速度恶性扩张的趋势。贵州森林覆盖率每年为1%,到2014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9%。贵州已初步在两河上游建立了“生态屏障”。
然而,根据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初步统计,截至2014年底,贵州仍有约2.9万平方公里的石漠化,约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存在潜在的石漠化趋势,治理仍面临一些新问题。
一是政策协调不够,兼容性和考虑性差。基层干部如六盘水林业局局长杨昌华认为,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这一地区所有的生态工程都应该综合实施,但石漠化治理不能与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等工程相结合。由于难以在基层整合项目和资金,治理的综合效益被打折扣。
第二,项目实施在同一个地方受到不同政策的影响。贵州山多,平地少。有些地方“基本农田”上山,往往导致相邻两块耕地的“待遇”大相径庭:一是可以实施退耕还林,农民可以在五年内享受政策补贴;另一块“基本农田”被石漠化处理,农民无法获得任何补贴。毕节市石漠化治理管理中心主任于今表示,仅毕节市就有50%以上的石漠化土地是农民的耕地,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列为基本农田,不能纳入退耕还林范畴。
第三,资本投入少且分配不均,影响治理效果。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和经济司司长张表示,自“十二五”以来,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覆盖面逐步扩大,但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却没有以同样的比例增加。相反,项目县平均收到的专项资金从2010年的1000万元下降到2014年的700万元。此外,价格和劳动力成本都有所上升,目前每平方公里50万元的治理标准更低。而且,国家专项资金的年度投入主要是按省市行政区划等量分配,缺乏对各地实际情况的统筹考虑,削弱了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基层干部和石漠化治理专家认为,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十年规划将于今年年底实施,贵州石漠化综合治理也正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他们就石漠化治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是建立和完善石漠化防治的考核方法、奖惩机制和监测体系。于今等人认为,防治石漠化必须依靠制度。将石漠化防治年度工作和中长期目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效益监测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建立石漠化防治的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制度,加大违法成本。
二是建立石漠化治理与区域发展、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机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王世杰等针对部分地区推进石漠化治理难度大、退耕还林还草后复垦严重等问题,提出石漠化治理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多调控一体化”;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特色旅游和第三产业,可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直接压力。
第三,将防治石漠化的资金分成不同的区块,设立补植和再植专项资金。贵州省林业厅聂超军总工程师等认为,鉴于贵州石漠化面积大、贫困程度深、两河上游生态省的现实,建议国家对石漠化治理资金进行不同程度的削减,加大支持力度;同时,鉴于石漠化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成功率低,建议设立石漠化地区补植专项资金,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
标题:贵州石漠化综合防治遭遇瓶颈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