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0字,读完约4分钟
“过去,当我下班回家时,打点滴的车大约要花50元,但系统不得不额外支付39元在雨夜开账单。我换了几个出租车软件,包括神舟专车和优步,它们都有不同的加价。最后,我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相对便宜地回家。”北京市民安吉拉·于坚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原本利用各种优惠和补贴来吸引消费者的出租车软件,在8月7日晚北京暴雨的推动下,突然集体“变脸”,“跳价”,给于谦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像被韭菜割了一样。”
有不少消费者和安吉拉·于坚有类似的经历。从那以后,各大社交网站当晚就频繁讨论出租车软件价格波动的话题。拼车的联合创始人李金龙认为,“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供需是正常的商业逻辑。”
涨价,用什么?
“我们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行为。”滴滴快的相关负责人王兴渠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如何提高这一价格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大数据背景的支撑。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供求比例,我们将价格涨幅设定为19元、29元和39元三个水平,并根据这一时期和各路段的供需动态变化进行调整。”
据滴滴快的提供的后台智能交通大数据显示,8月7日19: 00至20: 00的汽车呼叫次数较前一天增加了56.18%,但北京的出租车上网率较平时下降了30%。“如果你不采取相应的价格激励措施,肯定会导致很多人误车。”王兴曲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滴滴快的暂时启用了仍处于调试阶段的“动态调价”系统。“在这一动态系统的调整下,从当天18: 00到22: 00,通过我们平台呼叫车辆的交易订单达到70万,专列呼叫车辆的成功率提高到82%。在同样的情况下,这个数字仍然不到50%。”
尽管滴滴快的的专车和特快列车启用了“动态调价”功能,但包括神舟和优步在内的其他出租车平台也对订单进行了临时调价。例如,据记者称,优步的价格在原价的1.5至3.9倍之间波动。
虽然不同平台的价格调整方法不同,但其内在逻辑并不十分不同。据记者介绍,这基本上是基于附近车辆的供需情况、出行路段的拥堵情况以及订单的受欢迎程度。
“事实上,不仅在北京,在上海的许多其他城市,我们都已经在测试这种‘动态价格调整’机制。”王兴曲告诉记者。优步还在杭州暴雨前动态调整了价格。此外,拼车软件,如票务拼车,也设置了“感谢费”功能,通过价格调节市场供求。
平衡点是关键
在李金龙看来,通过价格手段调整市场需求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在市场培育的初始阶段,各大出租车平台轮流烧钱,这最终让消费者习惯了享受补贴。“在市场培育的早期阶段,花钱教育用户肯定是必要的,但没有人会一直烧钱。”李金龙告诉记者。
事实上,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一些成熟的国外市场,出租车软件的“加价”都遇到了消费者的不满。早在去年3月,优步就因在恶劣天气和高峰时段“坐以待毙”而遭到攻击,但优步的投资者和董事会成员、风险投资公司benchmarkcapital的合伙人比尔·格利(Bill Gurley)在一篇个人博客文章中支持优步的“价格波动”策略。他说:“浮动价格符合消费者的最大利益,司机是人。如果我们不实行浮动价格,就很难调动供应方的积极性,最终结果将是客户没有车可坐。”。
动态加价不是强制性的。在加价之前,系统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来解释加价的金额,乘客可以自主选择。王兴曲告诉记者,“如果你不急着在两分钟内出去下单,你可能就不需要增加资金,这完全是根据实时供求情况来匹配的。”
“因此,有些人可能不适应这种方式,这并不重要。市场最终可能被转移,原本不属于这一领域的需求将被排除在外。”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李金龙认为这种情况会发生。
从平台方面来看,这个问题相对来说会更加复杂。在动态市场中,如何设定价格波动的基准和水平,并进行动态调整,不是拍脑袋的问题,而是需要强大的背景数据作为支撑。价格过度上涨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还会使市场供应溢出,反之亦然。“因此,对于不同的平台公司来说,如何在中间找到平衡点其实并不容易。”李金龙认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一个平台,如果我们在动态价格调整过程中找不到平衡点,很可能会影响司机和乘客双方的用户体验,进而失去客户。
或许正因为如此,王兴曲告诉记者,滴滴快的价格调整仍处于测试阶段。“我们必须听取消费者的反馈,包括算法,它可能会进一步调整。”。至于大规模推广的时间,目前还没有说法。Cfp图
标题:打车软件补贴周期终结?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4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