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1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张莉
从互联网巨头到传统金融公司,从创新型金融机构到第三方金融平台,以互联网创新为核心的金融模式层出不穷,也掀起了一股市场浪潮。一度,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传统商业结构的理想主义思潮席卷了整个互联网和金融业。然而,这股浪潮过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以创新为名的改革和颠覆的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深远。在这一趋势的背后,烧钱过多、结构混乱、创新不足、同质竞争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网络金融整体创新陷入僵局。
以网络经纪人为例,网络带来的颠覆和调整“迫使”了传统经纪人的改革,许多证券公司积极组建网络财务团队,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重建其结构。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网络思维的落地仍然存在差异。一方面,线上线下业务对接存在差距,各业务部门业务的互联网节奏不同;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架构重建后,无法融入原有架构,导致互联网金融部门演变为信息技术部门的替代单位,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实施往往遥遥无期。据一些券商消息人士透露,证券行业一直在争先恐后地满足市场和监管要求,并设立创新部门。然而,由于创新业务对业务的贡献较低,互联网金融在行业内的布局或多或少停滞不前。
虽然一些市场参与者认为中小券商可以将互联网金融的分散化和渠化结合在一起,摆脱渠道依赖,实现“角落超车”,但在互联网经纪业务的布局上,虽然开户数量和运营成本都有所增加,市场份额有所提高,但整体业务收入模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经纪业务结构也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传统经纪行业的格局也没有因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出现而发生显著变化。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经纪人只专注于移动应用的开发,追求在线开户。在同质竞争环境下,券商互联网创新的优势不明显。
除了传统的券商之外,一些互联网公司推出的在线金融平台和移动终端应用也面临着产品创新不足和竞争趋同的僵局。许多第三方金融平台和财富管理公司都宣称要改造互联网金融,并致力于构建综合金融平台。然而,从最终模式来看,大多数平台的产品和战略布局是相似的,其竞争的真正区别在于传统流量的优势和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数量。
与此同时,进入金融领域后,除了金融专业资源缺乏积累、风险控制薄弱之外,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模糊性仍然困扰着市场,似乎很难有一个更广阔的空空间,让创新的金融平台仅依靠补贴和烧钱来支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和服务,流量用户转化为理财客户的流动性也将是检验互联网公司财务领域的关键。然而,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互联网公司只能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相关的金融许可,这就需要解决内部业务整合和资源再配置的问题,互联网公司也需要注入金融基因。
从上述情况来看,基于复合特征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包装和共享经济。做好互联网布局,既要保留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专业服务价值,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和流量优势,有效整合两种业态。如果一方有偏见,就会使互联网金融创新成为“鸡肋”。在资源和技术的竞争中,谁对互联网金融思维有很好的理解,谁就可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长远的发展位置。
标题:互联网金融创新勿沦为鸡肋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