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3字,读完约4分钟

陶顺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于12月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北京将在2016年研究征收拥堵费的试点,对乘用车和机动车实施更严格的限制,并通过全面的停车控制措施缓解首都的拥堵状况。

拥堵费成为头条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0年,拥堵费就成了一个公共问题。2013年,中央媒体发表了一篇报道,引用北京市环保局的话称,“拥堵费规定将于下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机动车排放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坤生说:“要逐步提高车辆使用成本,有些事情以后再研究,燃料和排污收费是可能的。”因此,这一次对一个“研究型试点”征收拥堵费,在概念上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在内涵上却关系到人们的利益,需要审慎决策。

拥堵费不是万灵药

交通拥堵是一个世界级的问题,所以应该明确的是,收费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拥挤收费并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因为地区模式不同,造成拥挤的原因也不同。从表面上看,拥堵费缓解了新加坡的交通。实质上,新加坡只有60多万辆私家车。自1998年以来,实施了拥堵费,购车成本很高。与此同时,地铁和轻轨正在大力建设,其中一半以上是单线。开车时最好乘地铁。更重要的是,城市规划做得很好。住宅区与工业区和金融区相匹配。大多数上班族不需要坐长途汽车。大多数学校,

拥堵费不是万灵药

斯德哥尔摩被认为是拥堵收费效果最成功的城市,它加强了公共交通建设,倡导收费的同时绿色出行。目前,68%的当地人步行或骑自行车去上班——但这是一个人口不到80万的小城市,这是北京完全无法比拟的。在伦敦,拥挤收费的效果非常弱。根据规定,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7: 00到下午6: 30,开车进入该区域的司机必须支付10英镑的拥堵费。收费逐年上升,但效果越来越弱,因为行政费用消耗了拥堵费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而且收费在技术上要花很多钱,所以改善交通的实际成本必须降低。伦敦有800多万人口,而北京有2000多万人口。拥堵费的影响将继续减弱,大多数长途旅行都是刚性需求。事实上,在纽约,由于许多反对者,拥堵费被迫放弃。

拥堵费不是万灵药

总之,城市拥堵的原因不是孤立的。在中国,不科学的道路和城市规划以及不文明的驾驶习惯会造成交通堵塞。城市中行政和经济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也会造成中心的拥堵。在我们看来,拟试行的非高峰时段地铁票价非常有建设性,如果辅以非高峰时段的通勤,效果应该是好的。但是,要分散和优化城市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鼓励移动办公,提升物流配送技术等。目前,北京的“单中心”城市格局正在调整,这是一个很好的堵车政策。

拥堵费不是万灵药

至于拥堵费,如果得到政策制定者和公众的普遍欢迎,最好是经过慎重决策后研究试点,用实际行动检验拥堵费的效果。一些交通学者在媒体上表示,“拥堵费必须高到足以影响市民对出行方式的选择,才能有效”,这表明他们既不了解交通,也不知道决策。目前,公交车和富人对拥堵费最不敏感。以收费来处理交通拥堵,而不是认真研究交通拥堵的深层次原因,这是一种懒惰的政策,这可能会继续加剧社会不公正,使城市公共道路资源被公交车和富人独享。

拥堵费不是万灵药

我们希望交通挤塞收费的试验研究能深入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在互联网时代,少数“专家”长期以来无法垄断话语权,但各利益相关者的声音不应下沉。控制拥堵是一件造福全民的事情。至于是否应该征收拥堵费、按照什么标准征收、征收后如何使用等核心问题,应该充分讨论,逐步形成共识,让民众真正参与决策。通过这种方式,预计将汇集各方智慧,为北京方面找到解决拥堵的最佳方案。

标题:拥堵费不是万灵药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