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995字,读完约12分钟

2011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署名为《任淮》的专题报道,介绍了中国政府为收回滞留在埃及的中国公民而采取的大规模行动,题为“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文转载如下:

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中国政府在埃及大规模遣返中国公民纪实

任槐

埃及局势突然紧张,滞留在埃及的中国游客的情况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外交部协调有关部门,并为他们的返回作出安排。24小时热线立即开通,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公安部、民航局和其他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力争在节日前让所有滞留的埃塞俄比亚同胞返回家园。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一些外国媒体评论说,在所有接受埃及国民的国家中,中国是开展相关工作最早、速度最快、效率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2月1日16点58分,来自北京的郝桉第一个离开机舱。在开罗机场呆了很长时间,经过9.5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他看起来有点累。然而,看着微笑的叔叔阿姨们,郝桉从机场工作人员那里接过了鲜花,他稚嫩的脸上突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郝桉是滞留在埃及的中国公民之一,也是首批乘坐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架飞机返回的268名乘客之一。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自1月28日以来,埃及不断发生反政府示威。局势已经紧张了一段时间。开罗机场的一些国际航班已经停飞,阿联酋航空取消了所有飞往中国的航班,导致大量中国游客滞留。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中国政府紧急动员,全力以赴。外交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与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共同撰写了《派出8架飞机,在45小时内成功接回1800多名滞留旅客》的传奇。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有什么样的努力和努力?从发送第一架飞机到接收最后滞留的乘客,发生了什么感人的故事?

决定性的决定

第一次启动应急机制

1月29日是除夕的前四天。滞留在埃及开罗机场的中国游客人数已经超过260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漫长的等待,加上食物和饮用水的缺乏,让受困的同胞们更加渴望回家过年。焦虑和无助在人群中蔓延,国家救援成了人们心中唯一的希望。

滞留在埃及的中国游客的情况不仅令他们在埃及的亲属担忧,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外交部协调有关部门,并为他们的返回作出安排。

外交部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开通了24小时求助热线。30日,在国家旅游局、公安部、民航总局等有关部门的参与下,组织召开了紧急部际协调会议。围绕着尽可能在节日前将所有滞留的公民送回埃及的目标,会议很快决定派遣更多的航班到埃及,立即将滞留的公民送回。

外交部负责总体协调,并指导驻埃及大使馆开展工作。民航局协调相关航空公司派出的国内航班。国家旅游局收集滞留在埃及的乘客情况,并敦促相关旅行社承担相关责任。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精心安排。此后,由外交部牵头、国家旅游局、公安部、民航总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大规模民事诉讼正式启动。

任务艰巨。

在节前实现联系和回归有许多障碍。

1月30日是除夕的前三天。滞留在埃及开罗机场的中国游客人数上升至530多人。政府向埃及派出更多包机的消息在人群中反响热烈。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我们要回家了!”回到北京后,一位埃及同胞对记者说:“这让我那悬在喉咙里的心平静下来。”在关键时刻,政府的干预就像是一种安慰,但派飞机去接人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埃及正处于旅游旺季,中国游客在埃及的数量接近高峰,而中国游客青睐的亚历山大、卢克索和霍尔果尔达等地距离首都开罗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大量的人口和分散的人员已经成为埃及人口统计的主要障碍。

由于示威导致埃及主要城市的紧张局势,开罗、亚历山大、苏伊士和其他地方实施了宵禁,一些地区的宵禁长达17小时。这给准确计算滞留在埃及的游客数量造成了另一个困难,并给滞留游客在指定地点的及时集中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困难不止于此。随着春节的临近,滞留的游客普遍渴望返回埃及过春节。然而,由于“春节”航班空运力不足,国内乘客正面临“双向”压力,无法执行返回埃及的任务。埃及开罗的大多数商店已经关闭,导致滞留游客的食物和饮用水短缺,进一步增加了派飞机去接滞留游客的紧迫性。

此外,参加返航任务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也有不同的航线。向埃及发送更多的航班是非常紧急的,并且在飞机离开埃及之前很难获得飞越15个国家的许可。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困难重重,不确定因素众多,这共同决定了中国政府几乎不可能在节日前将所有滞留在埃及的中国人员安全顺利遣返。

以人为本

70多名儿童优先登机。

1月31日是除夕的前两天。在各方的有效努力下,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架飞机顺利降落在埃及开罗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休息厅爆发出欢呼声,600多名滞留的中国乘客聚集在这里。大约三个小时后,第二架飞机顺利抵达开罗。由中国政府派出的一个由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随机抵达,并带来了数千箱急需的食品和饮用水。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开罗机场的咨询台已经暂时成为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的办公室之一。“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工作组”的标志和悬挂的五星红旗特别醒目。1月30日,大使馆开始为滞留在机场的乘客送餐。"只要大使馆在,你就会被安全送回。"中国驻埃及大使宋在机场向所有滞留的中国人郑重承诺。与此同时,大使馆设立的三条24小时帮助热线一直在响,工作人员整夜守在他们的岗位上,耐心细致地记录和安抚他们。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看到中国政府派出的联合工作组,滞留在机场的中国游客就像见到亲人一样。看到这一点,联合工作组的同志们抓紧时间,立即加入了机场的组织协调工作小组,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努力争取滞留旅客在登机安排上的理解与配合,通过艰苦的鼓励和安慰,缓解滞留旅客累积的焦虑和紧张。

为年老体弱的乘客安排优先登机是联合工作组和埃及大使馆的工作原则之一。北京青年报道红领巾通讯社在埃及采访的36名儿童被困在开罗。他们的父母非常担心,他们打电话给外交部和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寻求帮助。外交部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并亲自干预。最后,所有的孩子都在有关各方的精心照料下登上了回家的第一班飞机。于是,就出现了年轻记者郝桉第一个离开机舱的场景。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同样,滞留在开罗的还有广州东川路小学乐队的41名学生。外交部领导人多次通过电话“问候”领事保护中心、埃及大使馆和前线工作组,表达他们的关切并提出明确要求,因此确保儿童安全和早日返回非常重要。后来,在包括外交部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这些孩子也顺利登上了首航返回中国。

执政为民

国内外的沟通和协调是全天候的。

2月1日是除夕的前一天。16时41分,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架飞机载着268名滞留旅客安全抵达首都北京国际机场。第一批滞留人员返回埃及的消息令人鼓舞,但作为具体负责协调的部门,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的所有同志不敢也不能放松。

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已经值班4天了。从应急机制建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有一种紧张、忙碌、积极、有序的气氛。24小时热线几乎一直在开通。到第四天,累计接到的电话已经超过600个。已经收到在埃及被拘留的小组和个人提出的200多项援助请求。所有这些记录在案的求助请求都毫无例外地在第一时间被转移到了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在及时联系和接收受困的埃及同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每天,按照预先确定的分工,这里的一些工作人员会专门接听热线电话,并逐一记录求助信息。一些人与航空公司和相关国家的大使馆进行双向联系,以尽快完成飞行许可。一些人正在研究和制定关于地图的具体归还计划。一些国家分别与埃及大使馆、民航局和国家旅游局保持热线联系,以便随时交换信息。一些同志在往返机场和办公室的路上跑来跑去,一次又一次,只是为了确保每一个到达北京的归国同胞都能顺利回国。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中国人员及时、安全、顺利地返回埃及是包括外交部和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在内的中国政府所有有关部门的共同目标。他们认为,这一额外的遣返滞留埃及公民的航班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因为它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国家的形象以及中央政府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能否在关键时刻转化为实际行动。

圣人见人,以仁

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对此深表感谢

2月2日,除夕。15时25分,中国政府派出的第六架载有222人(包括175名香港居民)的飞机在香港赤角国际机场安全着陆。此外,前一天,大约200名香港同胞被中国政府安全送回。

在得知数百名香港居民滞留埃及的情况后,外交部给予了高度重视。考虑到有近200名香港同胞滞留在离开罗700公里的卢克索,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迅速决定派航班到卢克索返回香港。与此同时,它指示驻埃及大使馆派遣一个工作组开车前往卢克索,为滞留的当地同胞准备登机。

中央政府的举措赢得了香港各界的广泛赞誉。香港主要媒体,包括《大公报》、《文汇报》、《明报》和《星岛日报》,都发表了社论、头条新闻和大量相关图片。香港一家旅行社在《明报》头版刊登了一整版的感谢信,称赞此举是“前所未有的完美安排”,是“香港人有幸得到这样一个国家和特区政府的照顾”。

“中央政府这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工作的结果超出了预期,这是前所未有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员告诉记者。澳门特区政府也表示:“感谢中央政府的关心。”一些受资助的台湾游客一再表示感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被安排及时坐飞机离开,这深深地反映了我们同胞的感情。”

全力以赴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2月3日,第一个月的第一天。12时57分,中国政府派出的第八架飞机从埃及开罗安全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让公民返回埃及的行动已经基本结束。在3天45小时内,中国政府出动了8架飞机,成功带回了1800多名渴望回家的同胞。

在开罗,中国政府派出的飞机每一次着陆都会引来欢呼。在北京,每一个踏上返程航班的同胞都充满了同样的喜悦。“感谢祖国”——这是在机场的入境大厅里最常听到的肺腑之言,在每一个回国的同胞口中都会重复。

”黎明明奔到机场,滞留旗友。政府热情欢迎他,并包租了一架飞机返回他的家乡。”一位高中校长在机场即兴创作了一首咏叹调。“什么时候祖国最接近?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最自豪的是什么时候?此时的祖国是最亲密的,此时的我是最自豪的一个中国人。”一位回国的同胞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最想感谢的是,我们的祖国为我们发放了包机。"广州东川路小学的朱老师在微博上发了一条信息。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这是一个非常不平静的春节,也是一个非常温暖的节日。这是最费时的返回,也是最艰巨的任务。一些外国媒体评论说,在所有接受埃及国民的国家中,中国是开展相关工作最早、速度最快、效率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没有国家的力量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注是很难想象的。

中国政府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在埃及的中国公民的安全返回,为他们早日与一直担心和等待他们的中国亲属团聚作出了巨大努力。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公安部、民航总局等许多相关部门和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为了每个人放弃家庭”,日夜努力工作。他们毅然放弃了与孩子的团聚,与父母共享家庭纽带,牺牲了回家和做母亲的机会,牺牲了一年难得的假期,在办公室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2月5日,第一个月的第三天凌晨4点10分,中国政府派出的联合工作组乘HNA飞机从开罗返回北京。虽然他们得到的接待非常简单,但是每个人脸上都表现出完成任务的满足感。谈到这项任务,工作组组长、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洋唯一遗憾的是,尽管他尽了最大努力,431名中国公民直到新年第一天早上才返回北京,没能赶上除夕晚宴。他已经忘记了大约一个月前他和父母达成的在湖北共度新年的协议。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埃及突发的紧张局势打破了国内春节的宁静,打乱了人们去埃及旅游的行程。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感人的场景也会被有关的埃及国内同胞和埃及公民,包括小记者易浩记住...毕竟,无论是埃及游客在困难面前相互援助的温暖,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诚,还是政府部门以人为本的务实和高效执政为民,都是如此令人难忘。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所有这些,让我们振作起来,让我们感到温暖,也让我们充满希望。一位安全返回埃及的中国游客说:“此刻,我真的感受到了祖国的关怀和温暖。一个稳定和强大的祖国是人民真正可靠和温暖的家园。”

标题:《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特别报道,“在任何时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地址:http://www.nl4h.com/nyxw/1399.html